Coffee林芊妤於本月初誕下第二胎,正在坐月恢復元氣。日前她特意於社交平台撰文表揚老公在她的「再教育」下,由第一胎的「豬隊友」進化成「神隊友」,在她坐月期間有能力獨立照顧幼女,令她不致累到剩低「半條人命」。其實只要經過細心調教,每一位新手爸爸都可以成為「神隊友」,下文羅列出「神隊友」的5大訓練目標,只要有心就能做到!

剛剛於月初誕下第二胎的Coffee林芊妤,日前在IG撰文分享經歷,指自己生完第一胎後要獨力照顧兒子,非人生活仿如「偽單親」,她回憶道:「記得上一次由懷孕到照顧彥彥,我也過得像個偽單親!後來經過幾次吵架我發現其實是自己太獨立,從來也沒有向身邊的老公尋求過幫助,最後把自己累得只剩下半條人命他也不知道。」林芊妤又指,得到上一胎的經驗,今胎生B前已決定由懷孕到生育前,一直不停地教育老公,更約法三章說出了自己想對方做到的事情,也說明了自己想好好坐月認真把身體養好的想法。

為了好好照顧幼女,林芊妤特意聘請了24小時陪月,然而到週末陪月休假時,她就安排了老公擔當夜更照顧BB的工作。在林芊妤的教育和指導下,於週末晚上成為B女的主要照顧者,而且不斷進步:「由第一個週末凌晨看到他措手不及,真的有看恐怖片的緊張感覺,最後我還是忍不住出去幫忙;到昨天半夜偷偷再看cam看到他慢慢上手,我實在太感動了!」她更寄語希望女兒能成為一個穩穩的daddy’s girl。

經過上一胎的經驗,林芊妤部署訓練另一半成為好幫手,讓自己可以安心坐月。各位準媽咪也可以在BB出世前,事先為另一半進行教育和訓練,必定能夠成為稱職的神隊友!以下為大家總結出調教新手爸爸的5大目標:
新手父親應體認到,育兒及家務絕非母親單方面的責任。由於新手母親產後身體需要休養復原,故父親必須展現高度的主動性,無待指示地承擔主要家務,並積極投入育兒工作。特別是在夜間,應主動輪值照料嬰兒,例如負責拍嗝、換尿布或執行奶瓶餵食,以確保母親能獲得連續且充足的休息時間,此舉對於母親的生理及心理健康至關重要。其實照顧孩子不只是陪月、家傭及媽媽的責任,身為父親也應幫忙,不要像林芊妤陀第一胎時那樣,令到新手媽媽事事要親力親為,自覺成為「偽單親」。

新手媽媽在生B前後於荷爾蒙變化、睡眠不足與身份轉變等多重影響之下,極易產生情緒波動,甚至患上產前或後憂鬱症。此時,新手父親的首要任務是成為穩定的情感支柱。每日主動關懷並傾聽母親的感受與焦慮,在過程中需保持客觀與同理心,並避免任何形式的評判或輕視,都有助準媽媽在新手媽媽調適情緒。
與此同時,透過真誠的言語肯定母親的付出與努力,使其感受到被認可及被珍視。而在新手媽媽在BB出生後,必定既勞累又多牢騷,若另一半能夠成為聆聽者好好讓她抒發心聲,必定對新手媽媽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神隊友」絕不會認為育兒技能是母親與生俱來的本能。父親必須抱持「學習型」的態度,接受特訓並有能力完成大部分家務,特別是為BB洗澡、餵奶及換尿片等「核心工作」,目標是完全具備獨立照顧嬰兒的能力,以便在母親需要休息、處理個人事務或單獨外出時,能自信且專業地接手所有育兒任務,使母親無後顧之憂。好像Coffee老公一樣,事先學習湊B技能,即使只是一個星期幫上一兩天,已能大大減輕伴侶的工作量,讓她專注休息。

充足且不受打擾的個人時間(Me Time)對於新手母親的心理調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親應主動擔負起「時間守護者」的角色,有規劃地定期接管嬰兒,創造空間讓母親得以小憩、放鬆或進行個人休閒活動。此外,對於親友的探視或外界事務,父親應擔任「過濾網」,溫和且堅定地管理外部干擾,尤其是在產褥期內,確保母嬰環境的安寧與隱私。

父親需成為家庭的「對外發言人」。在後勤方面,應主導嬰兒用品(如尿布、奶粉)的採購、補給及庫存管理,確保物資供應不斷。在「對外事務」上,新手爸爸作為新手媽媽與長輩及親友之間的溝通橋樑,二人應理念一致,並能清晰且有技巧地傳達家庭的育兒理念、幫助新手媽媽在作息安排與隱私需求之間取得平衡,以避免坐月期間因處理人際關係而增添額外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