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是人類最忠誠的伴侶,牠們的一生匆匆十幾年,令主人最難承受的,是終須一別的事實。楊茜堯(前名楊怡)與羅子溢(前名羅仲謙)結婚9年,育有一對仔女。二人結婚初期,經常見到公開兩隻愛犬大哥蕃薯與細妹Jelly合照,後來二人迎來一對仔女,此後對狗狗的愛有增無減。直至3年前,13歲的蕃薯確診白內障,夫妻二人更豪花6位數字為蕃薯做手術。在日前,已經16歲的蕃薯終傳來噩耗,悄然離世。摯愛寵物自細陪伴孩子成長,親密關係與家人無異。寵物一旦離世應該如何告訴孩子,專家告戒謹記「三不兩要」,下文與大家詳解。
楊茜堯早在與羅子溢結婚之前,就已經養了一對愛犬蕃薯與Jelly。二人結婚後,楊茜堯也經常上載與愛犬合照,大女兒小珍珠出世後,兩口子更讓女兒將蕃薯與Jelly視為哥哥姐姐。2022年,13歲的蕃薯確診白內障,夫妻二人更豪花6位數字為蕃薯做手術。羅子溢憶述,當時發現蕃薯年紀漸長,走路開始跌跌撞撞,其後確診白內障。夫妻二人決定讓蕃薯接受手術,術後牠也恢復了健康。
楊茜堯日前宣布愛犬離世時寫道:「16年啦,親愛的寶貝,媽媽有時總會想,有一天你要走了,我們該如何道別…可能你怕媽媽會傷心太久對吧,你説走便走了,但我們還來不及相見…來不及擁抱…來不及說再見……我知,或者你不想和我道別,好吧,就讓我們永遠不要道別,讓我們換另一種方式繼續愛護彼此。」看著令人鼻酸。
狗狗陪伴孩子長大,忽然之間「走了」,父母又應如何向孩子解釋「死亡」這個概念,令他們明白實際情況,不致傷心、繼續勇敢面對生活?專家指出,父母向孩子交代親人或寵物離世,要謹記「三不兩要」,讓孩子面對生死教育第一課。
不要騙孩子說「死亡只是睡著了!」,可以說:「狗狗去世了,是因為他身體老了,身體不能再繼續工作,就像機器都有壽命必須要休息了。」以簡單的描述交代寵物離世消息,也可以補上一句:「但我們永遠愛牠,牠也愛我們,這件事情永遠都不會改變。」令孩子較容易接受事實。
不要只是告訴孩子「不要難過」,暗示他們壓抑情感,只會引來日後更多的反彈。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想哭的時候,可以隨時來爸爸媽媽這邊哭」,鼓勵他們表達和抒發當下的情感。
不要忽略孩子,在面臨親人或心愛寵物過世時的複雜心情,不能只有告訴孩子不要難過了,反而要告訴孩子想哭的時候,可以來爸爸媽媽這邊哭。
死亡就像花期一樣,會先從種子發芽、長出葉子、開花,然後凋謝,最後回歸大自然,生命都是有期限的,用這樣具體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另外,父母也可以透過繪本來啟發孩子理解親人或寵物離開的事實,例如《雲上的阿里》《謝謝你陪伴我這麼久》,以及《爺爺的天堂筆記本》等,都是簡單易明的生死教育繪本。
寵物離世後,未經歷過生離死別的孩子,可能未有覺察自己的悲傷情緒。建議父母應增加跟孩子陪伴與相處的時間,不管他要不要主動跟你分享心情,陪伴是處理失落最好的方法。
生死教育,不只是要教孩子好好的了解離別,更要教他好好的道別,珍惜所有,告訴孩子,雖然生命會消逝,摯愛雖然永遠離開了,但彼此的愛會一直存在;一點一滴的回憶,將會繼續滋養孩子的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