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BB出世後,新手媽媽的生活迎來翻天覆地的轉變,如何踏出「復常」第一步?3月底宣佈誕下兒子「蕭哈哈」的黃翠如,坐月後終於開始了她的「產後第一跑」,相約好友唐詩詠在中環海濱跑了2公里,並分享這是「久違的流汗感讓人回味❤️」。這次產後運動初體驗,讓她漸漸重拾生活節奏。作為新手媽媽,應該何時開始產後運動?以下介紹5大適合產後媽媽的運動及開始時間,讓你安心恢復體能,找回屬於自己的生活步調。

黃翠如
黃翠如有唐詩詠相伴,完成了「產後第一跑」,跑了二公里有多。(圖片來源:IG@wongtsuiyu)

 

黃翠如「產後第一跑」鼓勵自己要學會慢活

3月底宣佈誕下兒子「蕭哈哈」的黃翠如,近日終於完成坐月,開始逐步恢復生活節奏,又開始了產後運動。日前她在社交平台分享寫道:「產後第一次跑步,慢慢的跑了2k多一點,很久沒有這樣流汗❤️重新開始工作,開始見朋友,跟家人吃飯。感覺跟從前一樣,但節奏有點不一樣。慢活🌈」平時急性子的她,特別提到要學會「慢活」,決心讓自己好好休息。除了跑步外,她也分享了一些品嚐美食、欣賞風景的照片,以及老公蕭正楠修剪盆栽的照片等。似乎她也不急於產後修身,而是從各方面好好休養、感受生活。

黃翠如
黃翠如分享跑步流汗有暢快感。(圖片來源:IG@wongtsuiyu)

黃翠如
黃翠如產後不急於修身,隨了運動,也不忘品嚐美食。(圖片來源:IG@wongtsuiyu)

黃翠如
生B後休息了兩個多月,黃翠如靜極思動,開始復工,重拾生活步調。(圖片來源:IG@wongtsuiyu)

 

推薦5大產後運動 幫助重拾生活步調與健康

新手媽媽的生活,在BB出世後迎來重大轉變。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新手媽媽調適身心,讓生活回到正軌。以下為大家介紹5個適合產後媽媽的運動及開始時間,讓你按自己的步伐恢復體能,找到新生活的健康步調。

初生BB
媽媽可以親自照顧孩子,這種全天候的身教,有助建構孩子性格。

產後運動 (1):慢跑/步行

產後適量步行有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情及恢復體力。慢跑則可進一步提升心肺功能及肌肉耐力。順產媽媽可在產後6週開始輕度步行,8至12週後視乎恢復情況嘗試慢跑;剖腹產媽媽一般建議等8週,或經醫生評估後再進行。

跑步
慢跑可提升心肺功能及肌肉耐力,但建議剖腹產媽媽要等到生產後第8週才開始。

產後運動 (2):瑜伽

瑜伽是最早可以開始的產後運動之一。瑜伽有助放鬆緊繃肌肉、改善姿勢及紓緩背痛,同時幫助穩定情緒、減壓放鬆。

瑜伽
瑜伽除了可伸展四肢之餘,特定動作可鍛練骨盆底肌肉,幫助身體復原。

順產媽媽一般可在產後2週開始做簡單伸展,6週後正式練習;剖腹產媽媽宜待傷口癒合良好,約6至8週後才開始瑜伽運動。

 

產後運動 (3):普拉提(Pilates)

普拉提強調核心肌群訓練,能有效修復產後常見嘅腹直肌分離問題,同時提升骨盆底肌力量,幫助改善姿勢及預防腰背痛。一般建議媽媽喺產後6週開始進行基礎動作,視乎恢復情況逐步加強強度,特別適合想循序漸進重建體能的產後婦女。

普拉提
不少普拉提動作均針對訓練骨盆底以及腹部核心肌肉,對產後婦女身體復原很有幫助。

 

產後運動 (4):游泳

游泳是低衝擊、高效益的全身運動,有助產後媽媽慢慢恢復心肺功能,同時不會對關節造成太大壓力。水波流動亦有放鬆心情效果。順產媽媽可以由產後6週開始下水,但要確保惡露已全面排走才可開始;剖腹產媽媽則宜等傷口完全癒合,通常建議在生產8週後,或經醫生評估後再進行。

游泳
游泳是低衝擊、高效益的全身運動,有助產後媽媽慢慢恢復心肺功能。

 

產後運動 (5):單車

BB出世後,新手媽媽要特別著重下半身的恢復。踩單車可鍛鍊下半身肌肉,提升耐力,同時對骨盆底壓力較細,是最適合產後初期進行的有氧運動之一。順產媽媽一般可由6週開始輕度踩單車,注意避免過於激烈;而剖腹產媽媽則建議等到產後8週,待身體進一步恢復才開始進行。

Super Sports Park室內運動遊樂場
踩單車可鍛鍊下半身肌肉,提升耐力,無論是室外踩單車或室內健身單車,均對產後修身有明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