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瘦身|新手媽咪王君馨5月底誕下寶貝女兒Audrey後,一直專心休養身體和照顧女兒。近日她於社交平台分享短片,片段中的她分享誕女後肚腩仍然像懷孕7個月般大,又指感覺內臟在浮動、腰部沒有力量,因此腰背位經常痛、腹肌又很弱。而她最近嘗試了古法紮肚,效果令人驚喜!到底古法紮肚與使用腰封在使用上、效果上有何分別?下文將為大家詳細探討。
王君馨選擇的是上門紮肚服務,無須去美容院,留在家中便可進行療程。經過10日持續紮肚後,她的腹直肌分離由3.5指距收窄到只有0.5指距,身型亦回復得相當理想,王君馨更笑言:「以前啲褲係fit番晒啦,我覺得好開心」,又指腹肌回復力量,可以安心去做Gym做運動,她更不忘勉勵其他產後媽媽:「想同各位媽媽講,產後身體都會有唔同狀況,唔使心急的,一步一步慢慢搵啱方法做修復!要照顧好自己,先至可以好好照顧BB。」
王君馨選擇了古法紮肚幫助回復身型,而現時不少媽咪也有在產後使用腰封保持線條,幫助身型恢復,兩者應該如何選擇?
現代腰封多為彈性材質,設計貼合人體工學,穿戴方便,適合日常使用。主要作用是支撐腹部、減輕腰背壓力,尤其對剖腹產媽媽有助保護傷口。但僅靠腰封難以真正「收肚」,需配合運動與飲食,且不宜長時間佩戴,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古法紮肚源自傳統習俗,使用長布條由下而上層層纏繞腹部,講究力道與手法。理論上可幫助子宮歸位、收緊腹肌,但若操作不當,容易導致呼吸困難、皮膚壓傷或內臟移位。建議由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士操作,避免自行盲目跟從網上影片。
選擇腰封或古法紮肚,應根據分娩方式、身體狀況與個人需求決定。順產媽媽若想輕度支撐,可選腰封;剖腹產者應先諮詢醫生。古法紮肚雖有口碑,但成效取決於紮肚師技術,非人人適用。無論是選擇腰封或紮肚,抑或「雙管齊下」,最重要是循序漸進,以及不時審視自己的身體反應,再配合骨盆底肌鍛鍊與健康飲食,才能真正恢復體態。新手媽媽應按照自己的需要以及諮詢醫生與專業人士的意見後,再找出最適合自己的修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