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俊弘(Fred)與何雁詩(Stephanie)育有1名3歲兒子鄭讚廷(Asher)患上罕見遺傳病「天使綜合症」,夫妻二人曾為兒子赴美參接受特殊物理治療,期間亦積極宣揚這類罕見病、舉辦籌款活動等,希望社會對罕見病的關注與支持。早前,鄭俊弘透露兒子將於8月中入讀特殊幼稚園,期盼兒子學懂基本自理及多點社交。事實上,無論一般幼兒或病患兒童,多讓他們參與團體活動,有助提升社交能力,都對身心帶來好處。
鄭俊弘夫妻為了治療兒子,盡力給予最好的照料。早於兒子Asher 1歲半時,鄭俊弘已為兒子申請入讀特殊幼稚園,終在下月(8月中)正式入讀由政府資助的特殊幼稚園,接受適合的教育和照顧,令夫妻二人期待!
鄭俊弘夫妻積極為宣揚這類罕見病、舉辦籌款活動等,希望社會對罕見病的關注與支持。
日前,鄭俊弘接受YouTube頻道《橙色大笨象》專訪,在節目中表示兒子將接受全日制,Fred表示:「會做晒平時我哋幫佢做嘅嘢,包括physical training職業治療以及speech therapy,希望教到佢自己去廁所,可以自己餵自己。」
他亦慨嘆兒子每天長時間不在身邊,自己也要重新適應;不過,相信返學會幫到囝囝,亦期盼兒子學懂基本自理,同時開始接觸群體生活,擴闊社交圈子。此外,他還希望兒子「行得好啲」,「佢其實好夠力,佢行嘅話一定行到,但佢搵不到個平衡,搵不到個重心,加上未有信心向前踏出一步,其實佢夠力。」
延伸閱讀 >> 何雁詩鄭俊弘2歲半「天使兒」再傳喜訊!苦等逾年半終派特殊幼稚園學位 特殊幼兒中心每年千人輪候 教育服務4大分類
除了上學能擴闊社交,家長也可盡量帶孩子外出。兩星期前,鄭俊弘夫婦首次帶Asher去戲院看電影,起初他們都擔心帶來滋擾,因而購買最後一行的戲票,Fred表示:「覺得他(兒子)好enjoy,期間又企起身拍下牆壁,身邊人也會望一望,覺得呢個小朋友好怪,幸而他們認得我們,就知道佢有天使綜合症。」這是一次不錯的體驗!
對於一般幼兒或病患兒童也好,經常「收埋自己」並非好事。相反,孩子們透過參與團體活動互相學習,並互相成為彼此的榜樣。除了通過團隊合作增進社交技能,同時亦鼓勵孩子練習運動和認知能力,促進整體的心理和身體發展,帶來不少好處。
兒童團體活動提供了彼此交流的機會,無論是合作實現遊戲內的共同目標,或是享受樂趣,這些互動對孩子至關重要。透過這些互動,有助提升孩子們的社交技能,還可以交到不同社交圈的新朋友,例如就讀幼兒園或小學以外的朋友,開啟新的社交機會。
透過活動讓孩子從小學習如何獨立處理問題,有助他們從中獲得信心,讓父母放心,因為他們的孩子在家外遇到問題時會知道該怎麼做。
每個人在課堂、比賽和生活中都會在不同的時候經歷成功和困難,當孩子開始嘗試主動鼓勵一個情緒低落的團體成員時,就獲得了一個非常寶貴的經驗,此時家長可以讓孩子以自己的速度發展他們的社交能力,讓他們在失敗與同儕鼓勵之下學會耐心聆聽別人。
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社交技能,而團體生活中為他們提供了學習社交信號的好時機,例如與同學合作共享資源,理解勝利和失敗等概念。通過與同儕間卓越的團隊合作,孩子更能學會應對生活中的許多障礙,對日後生活有幫助。
在團體生活、上學對兒童的身體發展非常重要,多走路、多活動均有助兒童發展平衡、協調、大肌肉運動能力(如爬行和行走)和細肌肉運動能力(如拾取物品)。
此外,在團體活動遊戲相比獨自遊戲帶來了更多好處,能教導孩子在人際關係中的細微注意事項,使孩子能更細心的了解他人,讓孩子體驗社交永遠不會太早,各個年齡段都可以從合作、溝通和創造性的團體遊戲或活動中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