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新冠肺炎爆發,令大部份人都不敢對新型病毒掉以輕心,隨著疫情放緩,「口罩令」亦勢將解除,屆時接觸各種病毒的機會亦大大提高。我們除了對各種疾病更要提高驚覺,提高防病意識之餘,對各種病毒、疾病亦最好有基本認識,即使不幸患病,亦不致手忙腳亂。兒科醫生林嘉儀提醒大家,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一種1歲以下兒童容易患上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我們特地邀請她為各位新手父母詳細講解:

Q: 可否簡單介紹「RSV呼吸道融合病毒」,甚麼人容易患上,如何辦別是否患上此症?

RSV徵狀跟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相似,診斷依賴鼻咽分泌作RSV測試確診。當中年幼兒童,特別是早產BB較高機會發生嚴重感染。一旦患上此症,會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若呼吸有聲音,或出現呼吸困難情況已屬嚴重嘅病徵,一般病徵。根據過往不同的研究數據,因呼吸系統感染而需入院的個案中,11-37%為RSV感染個案,而治療方法一般為支援性治療,幫助紓緩症狀直至痊癒。

Q: 甚麼是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單鏈的核糖核酸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引致呼吸道疾病,例如氣管、肺部及中耳炎。

Q: RSV於一年當中什麼時候最為活躍?

在香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全年皆會發生,當中3月至8月是感染高峰期。

Q:哪些人感染RSV有較大風險?

這種病毒是引致 1 歲以下嬰兒支氣管炎和肺炎的最普遍原因。早產嬰兒、患有先天性呼吸系統疾病者、心臟病的兒童,均有較高機會出現併發症或嚴重感染。

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 兒科醫生 林嘉儀

Q:有傳RSV比新冠肺炎對小朋友更凶險,為何有此說法?

這種病毒是引致1歲以下嬰兒支氣管炎和肺炎的最普遍原因。然而新冠病毒和RSV病毒,兩種病毒也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如氣管炎及肺炎, 所以兩者皆必須正視。

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 兒科醫生 林嘉儀

Q:近年疫情影響下,大眾對個人衛生意識提高,會否簡接令RSV感染減少甚至消失?

大眾對個人衛生意識提高,以及佩戴口罩,的確有助減低傳播風險。然而RSV病毒並不會因此而消失,因此家長不能掉以輕心 。

Q:聽說有家長經常家居保持清潔及消毒,但小朋友同樣受感染RSV,為甚麼?RSV是透過什麼途徑傳染?可依附在甚麼位置?

這種病毒可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飛沫傳播,或通過受污染的手、食具或接觸剛染有患者鼻或喉部分泌物的物件而間接傳播。即使家居經常進行清潔消毒,小朋友及家人仍然會外出,當中上學更是經常接觸到許多人,因此即使家中盡力做到一塵不染,RSV仍有機會透過接觸傳染 。

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 兒科醫生 林嘉儀

Q:RSV有疫苗嗎?

現時並沒有疫苗可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Q:家長如何可以預防避免小朋友受到感染?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觸摸口、鼻或眼之前最好先洗手或消毒。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保持均衡飲食、恆常運動、充足休息。患者應避免接觸兒童、長者或抵抗力弱的人士。
另外亦應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經常使用 1 比 99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和消毒常接觸的表面,如傢俬、玩具和共用物件。在感染RSV的高峰期,建議減少使用公共遊戲設施。

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 兒科醫生 林嘉儀

Q:如不幸感染,會有什麼病徵? 家長應如何處理?

患者會發燒並有其他症狀,例如流鼻水、咳嗽、頭痛、食慾減退、身體感到痛楚或軟弱無力,及間中會引起中耳炎。年幼兒童教高風險還想支氣管炎,有機會出現氣喘的症狀。

這種感染通常在約 1 - 2 星期內痊癒。大部分患者病情輕微,可用支援性療法紓緩病況;如出現較嚴重病徵,如氣喘,應立即求診。

Q:有沒有特別的RSV個案可與讀者分享?

雖然RSV是一種不算罕見的病毒,但亦不能掉以輕心。曾遇過一些嚴重RSV感染個案,需要深切治療及使用儀器輔助呼吸,慶幸是經過治療之後,孩童沒有產生後遺症並順利出院。因此,盡早和適切的治療十分重要。

 

林嘉儀醫生
林嘉儀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