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乳癌位列本港女性最常見癌症之首,最新公布了2023年本港乳癌患者數字逾5,600人,相較十年前上升逾55%!哪些人屬於乳癌高風險族群?乳癌患者一定需要切除乳房?現時有哪些方法治療乳癌?乳癌存活率較其他癌症高?我們邀請了臨床腫瘤科專科李慧妍醫生,為大家拆解乳癌6大迷思。

李慧妍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李慧妍醫生

 

迷思1:香港乳癌患者數目持續上升?

40歲後高危乳癌常識外科醫生鄭紫翎

近年乳癌患者確實有增加的趨勢。最新公布了2023年香港乳癌患者統計數據,該年約有近5,600宗新症個案。相較十年前,2013 年約3,600 宗,實質上升約55.5%。

 

迷思2:哪些人屬於乳癌高風險族群?

我們談及乳癌的高風險族群,當中包括一些年紀較大的人士,因為年齡是一個風險因素。 另外,就是有家族遺傳,有直系親屬患有乳癌,或者帶有一些遺傳基因,例如 BRCA 基因等,均有較高風險患上乳癌。

研究數據亦發現,初經較早、停經較晚、未曾生育的女士,或者第一胎生育的年齡較遲的女士,患上乳癌的風險都比一般人高一些。最後要提到的是,某些生活習慣,例如吸菸飲酒、進食高脂肪的飲食,或缺乏運動者,都是乳癌的高危險族群。

 

迷思3:乳癌患者一定需要切除乳房?

醫生會盡可能讓患者保留乳房。但若腫瘤比較大,可能難以維持乳房外觀; 另外若是帶有家族性遺傳基因的患者,我們也會建議切除整個乳房。而有一些乳癌患者,若她的乳癌病灶出現於多個位置,我們也會建議進行全乳房切除手術。

 

迷思4:現時有哪些方法治療乳癌?

傳統的手術、化療、電療,均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創傷。現在醫學昌明,有許多方法都可有效對付癌症,包括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或是免疫治療,這些新的治療手段能更精準地針對癌細胞,有助減少對身體造成的創傷。

乳癌

迷思5:乳癌存活率較其他癌症高?

乳癌與其他一些常見的癌症相比,例如肺癌或肝癌等,它的治癒率和存活率都是比較高的。這可能歸功於我們有乳癌的早期篩查計劃,令部分患者能於早期發現癌症。若屬零期或第一期乳癌,其五年存活率可高達九成以上,甚至接近百分之百。

 

迷思6:一般人如何預防及減低病發機會?

我們建議保持健康生活習慣,不吸煙、不飲酒,多做運動,多吃高纖食物,均有助保持身體健康。另外,餵母乳可以降低乳癌發生的機會。

中醫論乳癌:好好控制情緒,能減少乳癌發病機會
李醫生建議女士每月選定一特定日子自我檢查乳房。

除此之外,我們亦建議女士每個月在特定的日子,進行乳房的自我檢查。平時多留意自己的身體,若發現有任何異常,可以前往諮詢婦科醫生,再作更詳細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