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每個人都會有憤怒的時候,為人父母也不例外。有時可能是因為工作或生活上的不如意,或可能來自子女的言行。相信每位媽媽也有憤怒、生氣的經歷,這時你會對小孩破口大罵,還是會把憤怒忍住呢?假如父母長期在子女面前發脾氣,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子女情緒亦容易失控。哈佛大學的精神病學副教授馬丁泰徹(Martin A. Teicher)博士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言語暴力會對小朋友大腦造成損傷,影響到大腦中的海馬迴和前額葉,嚴重更會導致語言理解能力變差,以及影響親子關係。

【親子教育】父母成日鬧仔女影響親子關係!4招教你情緒管理

成日發脾氣點算好? 3招教父母情緒管理

憤怒會影響我們身體、思想和行為。當父母發脾氣時,會大聲責罵、甚至打孩子。然而在怒氣發洩後,我們往往會變得情緒低落、感到內疚或後悔。如果你發現經常控制不住自己脾氣的情況,不妨學習以下情緒管理的方法。

父母情緒管理1:覺察憤怒反應

憤怒所產生的身體變化是自然反應,父母應要學習如何紓緩我們的憤怒反應。首先,父母要認識自己憤怒時的身體狀況。初時我們可以請家人代為觀察,或是事後詢問孩子你激動的樣子是怎樣的:「剛才媽媽忍不住大聲鬧你,我鬧你時的樣子(面容、聲音和姿勢)是怎樣的?」然後,你可以嘗試覺察自己的身體變化,例如你會感到面紅耳熱、聲線提高嗎?呼吸是否急速?有否手心出汗?

 

【親子教育】父母成日鬧仔女影響親子關係!4招教你情緒管理

父母情緒管理2:學習控制情緒

當你了解平常你生氣的反應後,便可以開始學習控制情緒。先要學習如何盡快把生氣時的身體反應由猛烈變為平和。例如生氣時,父母可離開現場,減少環境帶來的情緒刺激;有需要時把孩子暫時交託另外一位照顧者。父母亦可去喝水、洗臉去分散注意力,然後將專注力放在呼吸上,慢慢從1數到10,幫助身體放鬆。回想孩子小時候天真無邪的模樣,重拾對孩子愉快的心情。

【親子教育】父母成日鬧仔女影響親子關係!4招教你情緒管理

父母情緒管理3:停一停 想一想

憤怒的感覺多來自我們對事件的判斷,而非事件本身。然而,我們的判斷常常被心中的假設及不合理的思想影響,使我們只靠片面之詞便對事件作出了主觀的結論。在我們「停一停」後,仔細「想一想」情緒出現的原因,嘗試提出合理的證據來加以證實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

以下是一些例子:
當子女不小心打翻了飯,父母常見的不合理思想可能是:「他在跟我鬥氣!」,這時父母可以細心想一想,這個思想猜測合理嗎?孩子有明確告訴我他是特意打翻了飯去刺激我嗎?會否有其他可能性,例如他手上有油因而滑了手,或者有些事令他分了心?

【親子教育】父母成日鬧仔女影響親子關係!4招教你情緒管理

父母情緒管理3:以清晰的頭腦去處理

以子女不小心打翻了飯為例,父母冷靜完後,可嘗試以下的步驟。

1.跟子女討論事件:「媽媽剛才見到你打翻了飯,現在我們談一談吧。」

2.詢問孩子事件發生的原因,需要時給他安慰:「告訴媽媽,什麼原因令你把飯打翻?」「你是否只顧望着媽媽,沒有留意把碗拿穩?」

3.與孩子商討事件的解決方法:「下次要望着碗才拿起它了。現在我們一起來清潔好地上的飯菜吧! 」

【親子教育】父母成日鬧仔女影響親子關係!4招教你情緒管理

父母情緒管理4:原諒自己重新出發

若我們的怒氣已經爆發了,我們要尊重孩子,先為自己發怒的行為向孩子道歉,例如一邊抱著孩子一邊說「對不起,即使我很生氣,我也不應該大聲罵你的」;也要學懂放下自我怪責及內疚的情緒,原諒自己。待雙方冷靜過後,向彼此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再進一步一同解決問題。透過積極的態度解決問題,期望孩子不會因為這件事而對你失去信任。

 

資料來源:衛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