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今個月不少小學開始考試,當中常識科的時事題令小朋友與家長最為頭痛,皆因當中涉獵的香港與世界大事多不勝數,哪些會被老師選中成為考試題目?小編綜合不同網站資訊,節錄的7至11月香港及國際大事共60條「時事題」,除了正在舉行的全國運動會、特首施政報告,以及本年多個颱風襲港,哪些時事話題最值得關注?

2025年11月

本地

  • 第15屆全國運動會(15運會)於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廣東、香港和澳門舉行。
  • 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第4屆「全球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於月初舉行,主題為「TrekkingThroughShiftingTerrain」。邀請全球200多位金融機構高層出席,重申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2025年10月

本地

  • 2025年《施政報告》封面續用往年的綠色,代表活力及延續性。報告將每名新生子女的免稅額,由原來的首年享有26萬元,增加到出生後首2年同樣受惠。
  • 兩間電力公司(中電、港燈)宣布11月起下調電費,平均降幅約4%,為近兩年首度減價。政府表示將密切監察燃料成本變化,避免通脹壓力。
  • 一架由阿聯酋貨運公司EmiratesSkyCargo營運的波音747貨機於香港國際機場起飛時偏離跑道,撞上地勤車輛,造成兩名機場員工死亡。事件引發對機場安全程序的檢討及保險責任追查。
  • 香港空氣污染再度惡化,AQI指數突破100,成為全球十大污染城市之一。專家指原因包括境外沙塵與本地交通廢氣,呼籲市民減少戶外活動並啟用空氣清新機。
  • 香港天文台公布9月至10月平均氣溫創歷史新高,達29.2℃,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秋季。氣候變化議題再度成為公眾焦點,環團促政府加快減碳行動。
  •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週年,香港舉行國慶升旗禮與維多利亞港煙火匯演,全長23分鐘吸引約34萬人觀賞。旅遊及零售業受「黃金周」內地旅客帶動,生意普遍上升。
  • 一諾中學因學校管理及財政狀況問題,於8月遭教育局勒令停辦;其後涉違規向每名學生收取20萬元建校費,10月起被教育局正式「釘牌」。

 

內地

  • 國慶「黃金周」結束,旅遊人次達12.4億,創新高,但平均人均消費僅911元,為三年新低。分析指反映內需疲弱,消費信心未明顯恢復。
  • ​​交通運輸部宣布對「具美國關聯」船隻在中國港口加徵費用,以回應美方貿易措施。市場視為中美航運新一輪摩擦升級。
  • 國台辦發言人重申「和平統一」方針,但強調「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此時適逢習近平與特朗普即將於韓國會晤,引發國際關注。

 

國際

  • 《路透社》報導 Amazon 計劃全球裁減多達 30,000 名企業職員,為疫情後最大規模精簡行動。分析認為反映科技業面臨成本壓力與增長放緩。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世界經濟展望》,預測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 3.2%,並警告貿易分化與債務水平將持續拖累復甦步伐。
  • 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被國會選舉為日本首相,成為日本有史以來首位女首相。
  • 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由3位研究金屬有機骨架的科學家獲得。 日本的北川進、英國的羅布森及約旦裔的亞吉獲頒今屆諾貝爾化學獎。

 

2025年9月

本地

  • 超強颱風「樺加沙」在香港懸掛十號風球的時間長達10小時40分鐘,是自1946年有紀錄以來,生效時間第二長的十號風球。
  • 中環海濱活動空間9月初舉辦香港熱氣球節,因未獲照政府批出牌照,令部分已購票市民不滿。
  • 政府宣布本港外籍家庭傭工(外傭)的「規定最低工資」將上調百分之2.2,由現時每月$4,990增加至$5,100。
  • 10月1日至2日,戚繼光艦與沂蒙山艦一同訪港,並在昂船洲軍港向公眾免費開放予公眾參觀。
  •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最新公布的《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香港全球競爭力升至第3位。
  • 香港國際學校被美國路德會指控學校的營運公司違反協議。
  • 食物安全中心呼籲市民停食南韓進口的「Orion」魚形包裝蛋糕,因其可能含有霉菌。
  • 皇后山邨及山麗苑爆發食水出現黑色沉澱物事件,引起居民恐慌。

 

內地

  • 中國男星于朦朧於北京墜樓身亡,官方稱為飲酒意外,但網民質疑是否涉及他殺、娛樂圈潛規則或監控干預。警方通報被認為過於簡略,引發公眾對調查透明度與言論管控的關注。

 

國際

  • 美國保守派政治評論員查理.柯克(CharlieKirk)在公開活動中不幸遭槍擊身亡,總統特朗普其後下令全國下半旗誌哀。
  • 尼泊爾因封鎖境內多個社交平台,激起民眾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最終演變為警民衝突。
  • 印尼泡麵品牌INDOMIE(營多撈麵)被台灣檢出含有一級致癌物農藥環氧乙烷,導致多達900公斤的產品需退運或銷毀。
  • 喬治.亞曼尼(Giorgio Armani)9月4日逝世,享壽91歲。他是繼香奈兒(Coco Chanel)之後,首位在人們穿衣方式上帶來深遠改變的設計師。

 

2025年8月

本地

  • 香港遭遇1884年以來最強八月降雨,超過350毫米降雨量導致學校、法庭和醫院關閉,交通嚴重受阻,氣象局發出最高級別「黑色暴雨警告」。
  • 本地一位名校中四女學生研發的「藥倍安心」(MediSafe)AI網頁應用程式,被指
    涉嫌委託美國AI公司代為開發。
  • 一名63歲男子涉嫌將尿液混入可樂罐,放置於深水埗、旺角及灣仔區的超市貨架,引發公眾關注。
  • 政府統計處公布,5月至7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4月至6月的3.5%輕微上升至3.7%;就業不足率則維持於1.4%。
  • 網約車平台高德打車有司機向乘客承認沒有香港身份證,疑似經營黑工。
  • 政府改用的內地品牌鑫鼎鑫飲用水供應商被指涉嫌侵權。
  • 內地補習機構「摘星教育」涉嫌違規,宣稱與長沙灣崇正中學合作開辦中學文憑試課程,允許學生以「學校考生」身份報考,教育局已暫停其運作。
  • 中國香港隊於「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 2025」勇奪亞軍。

 

內地

  • 內地佛山爆發經蚊子傳播的基孔肯雅熱傳染病。
  • 內地有AI仿冒奧運金牌得主全紅嬋直播帶貨賣土雞蛋,導致大量粉絲中招落單,售出逾4萬件商品。

 

國際

  • 8月15日為日本戰敗投降80周年。
  • 日本大阪遊客勝地道頓堀發生火災,造成2死4傷,包括兩名消防員殉職。

 

 

 

2025年7月

本地

  • 國際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的最新世界大學排名中,本港有5間大學位列全球百大。其中香港大學排名最高,位列第11位、中文大學排第32位、科技大學第44位、理工大學第54位、城市大學第63位。
  • 今屆文憑試放榜誕生16位「狀元」,創下DSE歷史新高。
  • 颱風韋帕襲港,是繼2023年超強颱蘇拉後再掛十號風球,歷時6小時50分鐘。
  • 為配合警務處實施交通告票電子化,警務處同步推出「電子交通告票平台」專屬網站及流動應用程式,讓市民隨時隨地於平台查閱告票詳情及加入新的電子支付方式清繳罰款。
  • 保安局正式將「太空油」改名為依托咪酯。
  • 政府計劃收緊電話儲值卡實名登記制,建議每個用戶可於每間電訊商登記的電話卡數目,由10張減至3張。
  • 政府擬規定迷你包裝蒟蒻果凍於明年4月1日起不可在市面出售。
  • 政府將違例泊車定額罰款(俗稱「牛肉乾」)由$320加至$400。
  • 政府早前批出5個的士車隊牌照,於7月底前全面投入服務。
  • 香港鋼琴家沈靖韜奪得范克萊本國際鋼琴賽冠軍,成為首位在該比賽獲獎的香港人。
  • 香港證監會(SFC)批准首隻「虛擬資產現貨ETF」上市,散戶可合規投資比特幣及以太幣,首日成交額破20億港元。

 

內地

  • 7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在法國巴黎召開,通過決議將中國寧夏的「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國際

  • 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宣布創立新政黨-
    「美國黨(AmericaParty)」。
  •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的預知夢引發「7月5日現象」,相關謠言在社群媒體瘋傳,香港航空公司預判旅客縮減,決定減少航班,對日本的經濟帶來影響。
  • 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於7月16日展開今年內第3次訪華行程。
  • 法國巴黎將塞納河劃出三個游泳區,並向公眾開放,結束長達一個世紀的禁游令。
  • 俄羅斯欽察加半島發生高達8.8級大地震,至今為止更出現超過400次餘震,規模均有5至7級不等,其後多個地區包括中國、日本、美國、菲律賓等均發出海嘯警報。
  • 伊朗與以色列發生衝突,並曾於電視台預告「今晚將發生令世界數個世紀後仍記住的大驚奇事件」。
  • 美國金融網站《InsiderMonkey》將馬來西亞評為2024年度「亞洲最受歡迎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