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4月20日復課的日子還有1個多月,小朋友待在家的時間愈長,情緒愈有可能受影響。輔導心理學家何善韻博士表示,小朋友有情緒時除了發脾氣,還有可能出現其他身心反應,例如特別活躍、不合作、 唱反調、扭計、特別䅻身、經常呻悶、食慾大增或大減或特別容易因小事而暴燥,父母宜多加留意。
父母首先要保持自己平和心情, 如果小朋友很大脾氣時, 可先不作出反應, 以寂靜及溫柔對望來回應小朋友強烈的情緒。如果爸爸媽媽好心情的話,更適宜以幽默感作回應, 例如他們發脾氣時氣得手舞足蹈,可以輕鬆問問小朋友是否氣得在跳舞,然後待他們心情緩和時簡單問:
「你有什麼要求或不滿嗎?」
「你有什麼心事嗎?」
「有什麼爸爸媽媽可以幫忙嗎?」
如遇到小朋友提出有不合理的要求,可先重複他們的要求以表示聽清楚明白,然後再直接表達,例如:「你想看電視是可以的,我們可以先吃午餐,(媽媽陪/教/協助)你完成網上學習後, (我們)再一齊看, 你待會想看甚麼呢?... 那我們快快先一同去準備午餐吧!」
父母要注意自己會否因學校及老師的要求而給予自己壓力,甚至將壓力轉嫁至小朋友身上。另外,父母宜時刻提醒 SEN 的小朋友,他們可以有自己的學習速度,不一定跟隨主流的學習模式,父母也不應該跟其他小朋友作比較。她建議父母趁停課深入觀察小朋友獨特的學習模式,大膽假設,發揮創意地跟他們一起研究學習方法。要留意SEN小朋友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學習,也不適宜要求他們坐定定學習,每次20至30分鐘對他們來說已經很長。
1. 無論怎樣,你也會是爸爸媽媽心目中的寶貝。
2. 學習無邊界,只要有主動和認真都會是爸爸媽媽欣賞的。
3. 爸爸媽媽最喜歡就是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你。
4. 爸爸媽媽最欣賞你做自己,用自己的方式和步伐去做你認為要做的事。
5. 你的心情好與否,爸爸媽媽每天醒來和入睡的時候都一樣愛你。
6. 爸爸媽媽欣賞你總有善良的一面。
7. 爸爸媽媽見到你在(例如:學習時/閱讀時)很自律。
8. 爸爸媽媽就算有時見不到, 心目中也會知道你有嘗試用方法去解決難題。
9. 有時說話不能清晰的表達我們所知所想所感,用心跟爸爸媽媽交流,我們都會感受到及會嘗試明白的。
10. 在這個世上,爸爸媽媽都知道,沒有任何東西或人可以取代你,包括你的兄弟姐妹,因為爸爸媽媽只有一個(孩子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