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育有一女兩子的麥雅緻曾是節目主持及演員,現在全職照顧家庭及轉營KOL。原來她是一位學霸媽媽,更擁有教育碩士學位、曾任教師的「學霸媽媽」。縱有豐富的教育理論及實踐經驗,她仍坦承在輔導子女功課上曾遇上「死穴」與挑戰。她以過來人身份,語重心長地分享心得,並提出3大方法,助父母們避免「教功課」成為破壞親子關係的元兇。

麥雅緻
麥雅緻實行終生學習,邊陀B邊讀書,在細仔出生不久教育碩士畢業。(圖片來源:IG@angie617)

本科碩士專研教育 麥雅緻成育兒專家

麥雅緻自小隨父母移民美國三藩巿,在當地完成高中課程後,於三藩巿大學修讀教育學士學位,正在大學攻讀教育碩士時,回港參選香港小姐,結果改寫了人生,不但當上演員及節目主持人,更於2012年與同為藝人的張頴康組成家庭後,先後誕下一女二子,女兒今年11歲、二子8歲、三子4歲,組成了溫馨熱鬧的五口之家。

未完成教育碩士回港參選港姐的麥雅緻,在大女讀小一時,決意重拾課本,修讀了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教育文學碩士,並一邊陀著細仔一邊完成課程,在老公與三名孩子的見證下碩士畢業。

麥雅緻
麥雅緻陀B期間完成碩士課程。(圖片來源:IG@angie617)

成為教育專家的麥雅緻,在教導兒女時都有「死穴」,她發現教人家的小朋友與自己的小朋友有不同:教導人家的子女時,她會很有耐性,讓小朋友慢慢學、慢慢進步,但教自己的仔女時,就會特別心急,反應顯得有點激烈,而仔女都很敏感,她的反應又直接牽連到子女的情緒變化,造成惡性循環。

麥雅緻攻讀教育碩士時,對於自己教孩子做功課時往往顯得激動,久久未能釋懷。從來她向教授請教時,教授也坦言自己教導自己子女時特別激氣,她才驚覺自己並不孤單,於是也更積極地處理自己的「死穴」,既能守護親子關係,也能讓孩子好好學習。

麥雅緻
麥雅緻和張頴康的大女和二仔就讀於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麥雅緻親授3大方法:教育子女同時守護親子關係

有鑑於此,身為教育專家的麥雅緻也只好投降。早前麥雅緻接受媒體訪問時,分享了3個方法,可以避免與仔女因學習而發生衝突,從而影響親子關係。

麥雅緻
麥雅緻從實踐經驗中明白教功課傷感情的道理,寧願將教功課任務交托他人。(圖片來源:IG@angie617)

教育子女方法 (1) 聘用大學生為子女補習

麥雅緻認為,父母與子女在面對功課問題時,彼此之間的情緒連繫過於緊密,容易讓「教育」變成「情緒勒索」或「爭吵」。她建議其中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是尋找局外人協助。她特別推薦聘用大學生作為子女補習,大學生與孩子年齡相近,而且仍是在學階段的學生,普遍能掌握現時教育制度和教材內容,令教學更事半功倍。

大學生
大學生仍在學習階段,對近年的中小學科程也相當熟悉。

教育子女方法 (2) 讓子女參加功課輔導班

「一對一補習」雖然能夠針對孩子的強項與弱項,但找到能夠配合孩子時間,找到能夠為孩子天天補習、並對功課進行跟進的導師,不是一件易事。家長亦可考慮讓子女參加功課輔導班,可以每天有專人跟進功課之餘,也避免了父母為子女跟進功課造成的衝突。

若經濟情況許可,父母不妨考慮讓子女參加功課輔導班,把教孩子的任務轉交專業人士。

教育子女方法 (3) 家長互助組「功課輔導班」

參加功課輔導班所費不菲,而導師質素、子女與導師「夾不夾」等因素,都是功課輔導班成效的一大變數。麥雅緻建議不妨與其他家長互相幫助,放學後為其他家長子女作功課輔導。她指出有研究發現,教導其也小朋友時,家長沒那麼容易發怒動氣。若果家長們能互相協助教對方仔女做功課,就可以避免親子之間不必要的爭吵,達到雙贏局面。

溫書
教導別人的孩子比教自己的孩子較容易保持心平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