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Untitled-1

不少中、外明星或模特兒懷孕時,都和懷孕前分別不大,難道是她們先天獨厚,可以避開過度增磅、手腫面腫等「肉酸」境況?孕期應如何保持健康飲食?如何讓胎兒健康成長?這次我們請來教協中醫診所註冊中醫師邵益璋逐一解答!

 

拆解!準媽媽的愛美8問

問題1: 在懷孕的不同時期,正常體重是多少?我想讓胎兒健康成長及順利出生,日常應多攝取哪種營養素?

中醫古籍沒有具體說明體重增長的幅度,但對胎兒的發育、成熟程度,則有詳細的觀察。

最早在春秋時期的《內經》有記載,《靈樞‧經脈》說:「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墻,皮膚堅而毛髮長。」唐代的《備急千金要方》說:「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體成,五月胎動,六月筋骨立,七月毛髮生,八月臟腑具,九月穀氣入胃,十月諸神備,日滿即產矣。」

簡單來說,在懷孕初期,胎兒的生長主要是腦、脊柱和神經系統,中期是骨骼和內臟,後期是肌肉等。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肝主筋,脾主肌肉、四肢,所以在懷孕初期,要注意補肝腎,而中、後期則要注意補脾胃。這只是一般而論,具體情況一定要辨證論治,須辨清當事人的身體狀況,施以相應的食療。

 

問題2:我的進食量,或是攝取的營養量,是否和寶寶出生的尺寸、體重、健康成正比?

 

一般是成正比,但也有例外,很多因素都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正如以上古語說:「人始生,先成精」,新生命是由父母之「精」交合而成的。「精」是指腎精,有生長發育的功能。胎兒在母體生長發育的啟動是靠父母的腎精,所以與寶寶出生的尺寸及體重、健康有關的最重要因素是遺傳因素,中醫稱為先天之精,如再能結合後天之精,即食物的精華,身體便能健康發育。

換句話說,吃得多也不一定是吃得好。因為精製的、人造的、有添加劑的、有色素的、肥膩的、冰冷的食物,都是不健康的,多吃無益。另外,吃得好也不一定會被吸收到身體,中醫學的脾胃是主管消化吸收的,如果孕婦脾胃虛弱,就不能有效地吸收食物的精華,也難被胎兒吸收,從而影響其生長發育。

Untitled-2

 

問題3: 我不想做一個外型笨重的準媽媽,怎樣可以在懷孕時保持適中的身形?

中醫強調陰陽調和,中國人提倡中庸之道,太過和不及都是不好的。換言之,太胖和太瘦都是不健康的,正所謂「有諸於內形諸於外」,如果身體氣血充盛,五臟六腑陰陽調和,則身型自然適中。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而胎賴血養,若脾虛血少,則胎失所養,可引致胎兒發育不良,嚴重時則流產。根據中醫的理論,脾和胃共同主管運化水穀精微,與四肢肌肉關係密切,脾胃的陽氣足夠,則脾胃的功能會表現良好,吃進身體的食物就能夠有效被消化和吸收,產生氣血,運送到身體里所需要的地方。而與脾胃關係密切的四肢肌肉便會受惠,所以如果脾胃好,體型便會適中,肌肉會顯得結實、強壯、有力。

相反,準媽媽脾胃虛弱時,則難以消化和吸收食物的營養,繼而體型消瘦。更嚴重的,是餐後會容易胃脹、噯氣,甚至出現胃痛、胃下垂、大肚腩等情況。另一類脾胃虛弱的人,表徵為肥胖,體內不是脂肪多,就是水分多,外型肥胖而且笨重,自覺沉重乏力,尤其當春天濕度高時更加明顯。這是因為脾胃不能運化水液,引致水濕內停,所以身體會含有過多脂肪和水分。

 

問題4: 我的身材較瘦削,怎樣進食也吃不胖,在懷孕時應怎樣吃,才能確保母嬰健康?

身材瘦削,怎樣進食也吃不胖的人,很可能是胃火偏盛而脾火不足,中醫稱為胃強脾弱,應在懷孕時適當地多吃水果疏菜來清胃火,並配合健脾的湯水。

Untitled-3

 

問題5:懷孕前的我已經身形肥胖,孕期飲食又要注意什麼?

肥胖的女性多屬脾胃虛弱,由於體內脂肪或水分過多,導致外型肥胖笨重,自覺沉重乏力,尤其當春天濕度高時,更加明顯。這是因為脾胃不能運化水液,引致水濕內停,體內脂肪和水分過多。

懷孕時期,應採取清淡的飲食方法,注意戒口。避免吃寒涼、太甜、煎炸肥膩的食物。因為寒涼的食物進入身體的消化道,亦即是中醫的脾胃部分,脾胃就需要耗用陽氣來溫化食物至體溫,太多寒涼食物會損傷脾胃的陽氣;太甜的食物,會加重脾胃的濕氣;煎炸肥膩的食物,則難以消化,引致食滯。

 

問題6:孕期進食過量或過少,會對媽媽及胎兒有什麼影響?

 

飲食過量會加重脾胃的負擔,甚至會損傷脾胃,容易引致食滯、胃脹胃痛、身體腫脹,更會誘發新生兒濕疹等。

飲食過少,會令孕婦營養不足,容易引致疲倦、頭暈,胎兒瘦弱,甚至發育不良等。

shutterstock_131705039_s

 

問題7:懷孕時如何避免不過胖、不水腫?

 

以下兩款食療湯水,健運脾胃,有助預防過胖及水腫。

 

湯水1:健脾祛濕湯

 

材料:黨參15g、淮山20g、雲苓20g、白朮10g、木香6g、陳皮10g、甘草3g、生薑三片、大棗五枚、砂仁6g(後下)、瘦肉半斤

做法:陳皮浸軟刮瓤,其他材料洗淨,放入瓦煲內,煮滾,再轉文火煲1.5個小時,完成5分鐘前,加入砂仁同煮即成。

功效:健脾祛濕(可作為一般保健使用)

 

湯水2:鯽魚健脾湯

 

材料:鯽魚1尾(約500克,去鱗、內臟,洗淨),白扁豆、眉豆各30g、茯苓20g、澤瀉10g、黃耆10g

做法:鯽魚劏好,去鱗、鰓及腸臟。洗淨,抺乾魚身,起鑊落油下薑片,放入鯽魚微煎,以辟腥味,再用煲湯袋袋好。把其他材料洗淨,加入,煮滾,再轉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成。

功效:健脾利水。

適應症:脾虛證,例如常有胃脹、少氣懶言、口淡、食慾不振、便溏、四肢腫脹等症狀。

 

窩心提示!

雖然中醫認為「虛則補之」,但體質虛弱的孕婦要注意適當地進補,如非必要,不宜大補。因為婦女在懷孕期間,特別是後期,即8至10個月,通常會處於偏熱的狀態,因此採用食療時,應遵循「宜涼忌溫熱」的原則,即使機體虛弱者,也切忌濫吃滋補藥品,否則胎兒可能會發育得過快、過大,導致難産。

 

問題8:產後如何迅速修身?

 

分娩是一個大傷元氣的過程,產後的婦女可能會出現氣虛血弱,或陰陽兩虛,或夾濕、夾瘀等情況。若產後有任何不適,建議大家及早向中醫或醫生求診。

如果媽媽產後情況穩定,並無出現任何不適,就可以利用上述兩款健脾湯水,再配合戒口和運動來修身。總結而言,產後如能調理得宜,使身體陰陽平和,氣血充盛,五臟六腑健運,再配合適量運動,即能迅速修身。

 

圖;藝人微博、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