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東張女神」利穎怡主持形象深入民心,自去年8月宣布離巢TVB後,不單止多多搞作、工作不斷,早前更宣布懷孕,喜事連連。日前她趁著農曆七月初七「七夕」大好日子,揚言「恩愛是最好的胎教」在社交媒體公開與老公親吻互嘴片段!下文除了剖析準媽媽心理狀況與胎兒健康的密切關係,亦會與大家分享孕期胎教的4大好處。
利穎怡今日在IG上載影片,影片初段見到她與老公不停「錫錫」,但到中段老公轉移目標,俯身親吻利穎怡的孕肚,令到利穎怡立即扁嘴。
直至片尾,利穎怡老公「錫番老婆」,終於有個大團圓結局。利穎怡在片中表示:「一個女人一生會經過好多個階段,由女朋友到老婆,再到媽媽,有咗BB之後,我以為佢唔愛我喇!淨係愛BB。由錫我變咗淨係錫BB,講真係有啲妒忌㗎!但原來佢兩個都錫。最好嘅胎教就係夫妻恩愛,將我哋嘅愛延續俾BB,佢feel到㗎!」
其實陀B時媽媽的心情對胎兒成長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孕婦的情緒狀態,會直接影響腹中胎兒的發育。美國心理協會(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研究則顯示,懷孕期間胎兒可透過胎盤接收到媽媽的情緒,專家同時在文中指出,胎兒能接收到媽媽提供的所有訊息,這是胎兒對這個世界的初步認知。當媽媽感到壓力、焦慮或抑鬱時,體內會釋放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這些物質可透過胎盤傳遞給胎兒,影響其神經系統發展。
長期處於高壓環境,可能增加胎兒出生後出現情緒不穩、睡眠問題或注意力不足的風險。相反,保持平穩、愉快的心情,有助促進胎兒大腦健康發育,並建立良好的生理節奏。因此,孕婦的情緒管理不僅關乎自身健康,更是胎教的重要一環,家人支持與適時放鬆至關重要。
懷孕期間,胎教不僅是與寶寶溝通的橋樑,更是促進胎兒身心發展的重要關鍵。透過有系統的胎教方式,準媽媽能為胎兒創造更健康的成長環境,以下為您介紹胎教的4大好處。
音樂胎教胎兒的聽覺於15至20週開始發育至26週左右大致完成,能聽到子宮內和外的聲音,還會作出反應。研究顯示,適度的音樂、語言等外界刺激,能促進胎兒神經元的連結與大腦皮層發展。尤其在懷孕中期後,胎兒聽覺逐漸成熟,規律的胎教刺激有助強化腦部功能,為出生後的認知與學習能力奠定基礎。
透過每日固定的胎教時間,如撫摸腹部、與胎兒說話或播放音樂,孕婦會更專注於胎兒的存在,提升心理上的連結感。這種情感交流不僅讓媽媽感到安心,也有助於產後建立穩固的親子關係。
建議每日播放一至兩次,每次20至30分鐘。音量應保持在約65分貝以下,避免過於刺激的樂曲,以讓胎兒感受到安全與平靜。
音樂能幫助孕婦放慢節奏、調節呼吸,保持情緒穩定。這不僅有益母體健康,也能為胎兒創造更穩定的宮內環境。
每天播放令心情愉悅的柔和音樂,可以讓準媽媽消除心中的焦慮與緊張,準媽媽聽到優美的音樂時,會分泌出俗稱「快樂荷爾蒙」的安多芬(endorphin),可以幫助腹中的寶寶獲得更多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養分,為胎兒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胎兒在子宮內熟悉母親的聲音、節奏與日常作息,出生後對這些刺激有記憶與安全感。例如,曾在胎內常聽的音樂或故事,出生後播放可有效安撫哭鬧的嬰兒,幫助更快適應子宮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