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農曆新年是中國人的重要節日,小朋友最期待必定是收利是環節。利是錢是長輩給予後輩的祝福,雖說利是錢應全屬小朋友,但子女未必對金錢有透徹的了解與自制能力,不少家長也會因各種原因而為他們保管利是錢或拿取以用來幫補家庭的開支。

利是錢
新年除咗要利是錢,最緊要一家齊齊整整~(圖片來源:Facebook@ Bob Lam 林盛斌)

想深一層,利是錢有可能成為子女人生的「第一桶金」,父母若能把握時機向子女灌輸正確的金錢觀,藉此機會教導如何活用利是錢,均衡分配儲蓄與使費,使子女可以學懂正確的理財觀念,讓利是錢「年年有餘」!

(圖片來源:instagram @ myoliemyolie)
利是錢唔俾呀媽得唔得?! (圖片來源:instagram @ myoliemyolie)

 

玩貨幣分類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 (簡稱「投委會」) 專為新年而設立的網上遊戲:錢家賀年三件事,透過小遊戲讓小朋友幫手入利是,認識香港的貨幣種類;另有計算攢盒小食價錢,以提醒他們消費要量入為出,不要花費超過自己擁有的金錢,而購買籃子小遊戲可助小朋友分清「需要」與「想要」的分別,應買得買,要學懂節儉與珍惜。

利是錢

 

「財分三份」教學

父母可利用新年教導子女,將利是錢分配至「儲蓄」、「分享」及「消費」三個用途,而非立即將所有金錢花掉。家長可鼓勵他們先將部分利是錢撥作儲蓄,支持子女透過努力儲錢去購買想要的東西,讓小朋友認識儲蓄重要性,若子女屬青少年,可向他們介紹甚麼是「複息效應」,從而知道原來透過銀行或基金的存款可以令錢滾錢,有助日後建立良好的儲蓄習慣。

(圖片來源:instagram @ chungkayanlinda)
利是錢到我手~睇下我笑得幾開心~ (圖片來源:instagram @ chungkayanlinda)

另外家長亦要教育子女知道利是錢是長輩給予的「祝福」,不要過於計較利是錢的金額,反而鼓勵他們可分享部分利是錢做善事,例如可到一些慈善機構購買飯卷送予低收入家庭,利用公益活動教育孩子何謂「施比受更有福」,令他們學懂關懷與體諒,將「祝福」散播給有需要幫助的人。

4父子齊齊逗利是錢~ (圖片來源:instagram @ myoliemyolie)
4父子齊齊逗利是錢~ (圖片來源:instagram @ myoliemyolie)

 

利是錢收支計算機

想日後子女使錢使得更精明,可從少就教育他們記帳的重要性,投委會所設計的利是錢收支計算機,可助家長教導小朋友適當地運用及管理利是錢,記錄收到的利是錢總額,輔助他們計劃儲蓄與開支。

(圖片來源:instagram @ avery.leung)
我唔要金元寶呀,我要利是錢呀~ (圖片來源:instagram @ avery.leung)

記帳亦可清楚紀錄底過往的消費紀錄,使小朋友更加留意自己的消費習慣,透過檢視日常開支,可助減少非必要的消費呢。

利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