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即將上幼稚園,如何戒片、如何避免晚上尿床等,都是是父母之間常見話題。但你是否知道不論男女,小朋友到 5 歲膀胱才發展成熟,小朋友戒片過程會遇到甚麼阻礙?戒片是否要一步到位?以下綜合了醫生及育兒專家意見,為你解析 4 大關於戒片的迷思與真相,並為大家提供戒片秘笈,為小朋友戒片做好準備。
許多父母覺得小朋友預備上學、學習自理是必須的,尿片越早戒就越好,大部份父母會以上學作為戒片期限的指標。事實上現在不少孩子 2 歲已上學前班 (或稱 N 班),然而育兒專家指出,幼兒到了 4 至 6 歲才能掌握控制膀胱、控制小便的能力。
根據統計,5 歲的孩子大約有 15% 還有尿床問題,並非罕有現象。孩子到 7 歲前偶爾尿床,其實是在正常的發展範圍內。父母的期望與孩子的表現有落差,會令孩子造成龐大心理壓力。
從父母經驗分享所知,男仔戒片所需時間較長,而且需要更多耐性,除了因為女生的心理會比男生早熟外,男孩子更需要學習站立如廁,父母需要更多耐性教導他們面對更多的轉變和適應。而美國 Nationwide Children’s Hospital 發表的文章同時指出,尿床男女比例約為二比一(文章連結)。所以男孩子較多尿床也是正常的,父母毋須過份擔心。
「及早戒片」的想法不但對父母與孩子造成心理壓力,也有機會影響孩子身心健康。雖然一般建議戒片可以由兩至三歲開始,但家長不要期望幾日就會成功,即使算成功了,尤其是晚上間中尿床一兩次,亦屬正常現象。只要家長們多以鼓勵代替責罵,小朋友終有一天可以和尿片說 bye bye。
孩子早上戒片有學校代勞,定時帶小朋友上廁所,令小朋友養成定時上洗手間的習慣。然而現時不少父母都需要工作,回家已經相當疲累,若要兼顧晚間孩子夜尿情況,定必大大影響睡眠質素;過份緊張孩子是否賴尿。雖然「幾時戒片」是一個不少父母關心的話題,但小朋友的睡眠質素對小朋友的成長亦同樣重要。家長能輕鬆面對孩子夜尿問題,對孩子身心成長更有益處。
育兒專家建議戒片要循循善誘,要有耐性陪伴和講解。除了父母的支持和誘導,善用工具亦相當重要。以下為大家介紹 3 大戒片必備法寶:
若小朋友仍有夜尿情況,不妨穿上安睡褲幫助戒片,優點是孩子穿上安睡褲之後,安睡褲可以吸收大尿量,小朋友仍可主動上廁所之餘,同時免除尿床造成「整污漕」、「做錯事」、「被責罵」的心理壓力。
小朋友的成長路非常漫長,學習上廁所只是當中一小部份,希望各位家長和小朋友不要對此感到太大壓力,每日開心享受和巟接成長的每項挑戰!
一本有趣的如廁訓練故事書 (potty training book) ,是不少小朋友成功戒片的必備之物。如廁訓練故事書可以讓小朋友透過可愛的圖畫及有趣的故事,學習如何自己去廁所,以及學習與去廁所有關的清潔衞生小知識,並教導小朋友如何戒掉使用尿片。
除了一本關於戒片的小書外,父母亦可在小朋友睡前與他們講故事,將日常生活代入一個或者幾個小小布偶當中,營造輕鬆有趣的氛圍,與布偶傾訴每日生活中的困難,例如「他每次去廁所都想自行清潔,他做到了!」、「他雖然尿床,但他明天會做得更好」,當然也可討論一些和如廁無關的事:「他雖然不喜歡食菜,但知道食菜有益,會嘗試食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