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內地進行巡唱的鍾嘉欣(Linda),日前在深圳站演出更邀請黎瑞恩(小恩子)擔任嘉賓,鍾嘉欣自爆從小學中文全靠「她」學中文;現為3孩媽媽的鍾嘉欣表示,自己現時充當孩子的中文老師,還會運用同一「教材」,十分有效!不少學童認為中文認字很難,原來只要掌握4大秘訣,加深對生字的印象和記憶力,輕鬆增加孩子詞彙。
日前鍾嘉欣在深圳站巡唱,鍾嘉欣特別邀請了「兒時的中文老師」黎瑞恩擔任嘉賓,二人首次合唱小恩子的名曲〈一人有一個夢想〉,為個唱掀起高潮。鍾嘉欣解釋,從小於加拿大長大的她直言小時候廣東話欠佳,常靠唱K學習中文,在云云歌曲之中,她每次都會唱〈一人有一個夢想〉,更認為這首歌充滿希望,讓她幻想到美麗的將來。
日前,鍾嘉欣在IG發帖文感謝小恩子擔任其表演嘉賓,鍾嘉欣還分享:「我細個係靠唱K嚟學中文嘅。到現在, 我做咗我三個小朋友嘅中文老師, 我都係播〈一人有一個夢想〉比佢哋聽嚟學中文。」
像鍾嘉欣聽歌學中文方法奏效,專家教只要掌握以下4大秘訣,加深對生字的印象和記憶力,輕鬆增加孩子詞彙,家長們不妨一試。
中文字本身從圖畫發展出來,但不需要配合實質圖畫讓孩子記字,家長可嘗試把文字化成圖像有助提升記憶效果,透過想像或聯想把抽象的文字聯想成具體、生動、有趣和簡單的圖像,並再配合其他記憶元素,例如故事、聲音和動作等,讓孩子更能記住一些抽象及複雜的字。
圖像認字法例子:
• 學:中間「X」是學校門口,左右兩邊是班房,「子」是一條上學校的路,小朋友正在行路上學。
• 舞:「舛」是公主及王子在跳舞,「卌」是4位小朋友在後面手拉手跳。
孩子經常會對詞語混淆,例如:把「校」讀成「學」,把「老」讀成「師」,所以家長訓練孩子認單字時,讓小朋友可以真正認讀中文字而不是透過猜測讀出詞語。
詞語兩個字的圖像需要不同的故事,把詞語中兩個字的圖像分開,就不會讓小朋友混淆,例如:「老」字的圖畫是老伯伯,「師」字的圖畫是老師,「學」字的圖畫是學校,「校」字的圖畫是校車。
在孩子3歲前,家長或許會多以鸚鵡式的學習法方教授小朋友,讓孩子跟讀數十多次後便自然會對生字有記憶。由3歲開始,家長可以透過認字培養小朋友的思考力,在家長教授生字後,請小朋友用腦思考讀出生字,不要作出提示,千萬不要過分心急給予提示,這樣會令孩子不用思考,又或是不用看著生字,所以家長要給孩子思考的時間,訓練小朋友能自行認讀,同時有助提升孩子對中文的信心和興趣。
孩子盡量每天學習新字外,也要重温之前學過的字加深記憶,讓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而家長可以圖像方法教授認字,每次認讀6至8個中文單字,有些家長或會覺得太少,但其實每日6至8個單字,很快就能閱讀句子及文章。重點是單字累積夠數量,可以拼合成句子,甚至文章;當小朋友能閱讀句子或文章,就能大大提升他們對中文的信心及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