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香港童協兒童發展中心 註冊言語治療師 鄭穎賢
「選緘症」孩子在家與校內表現差異大,家長不應責怪,反而要多加理解。

小朋友「人前人後兩個樣」,未必因為人細鬼大,可能是有口難言。幼兒園與幼稚園的孩子初次踏入校園,不少孩子都會出現分離焦慮症症狀,大部份孩子在大約一個月內已可適應,開心投入學校生活。但小部份的孩子卻繼續「唔出聲」,繼續做「怕醜仔」,他們有可能已患上選擇性緘默症。此症若不加以正視,可能對他們的社交以至日常生活造成終生影響。

就着選擇性緘默症的斷症與治療,我們訪問了小時候曾經怕怕醜醜,最後克服了選擇性緘默症的過來人,香港童協兒童發展中心註冊言語治療師鄭穎賢(Wincy),為我們解釋何謂選擇性緘默症(簡稱「選緘症」),以及此症的治療方法。

 

何謂選擇性緘默症?

鄭穎賢姑娘指出,根據美國精神疾病及健康手冊(DSM5),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中文簡稱「選緘症」)屬於焦慮症的一種,這種症狀最早可於孩子 2 至 5 歲期間發現。選擇性緘默症的誘因,可能是分離焦慮症觸發,患上此症的孩子,氣質容易緊張,亦可稱為「高敏孩子」。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父母,很可能也遇上類似的情緒問題。

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普遍在家中表現正常,但是一遇到陌生人,就會完全不說話,與在家表現判若兩人。因此孩子表現異常,大部份是老師率先發現的,由於這類孩子在家人面前並無異樣,因此老師指出孩子問題後,家長一般都難以相信。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小朋友開學無期,也絕少接觸陌生人。若小朋友有選緘症,父母也未必能即時察覺,鄭穎賢姑娘提供以下 6 個提示,幫助懷疑小朋友有選緘症的家長觀察孩子是否患有此症:

 

5 個問題觀察分析孩子有否患上選擇性緘默症:

香港童協兒童發展中心 註冊言語治療師 鄭穎賢
選緘症孩子在學習上需要更多支援,若及早發現,可發揮家校合作的效果,對孩子成長有很大幫助。

小朋友有否在家表現正常,外出即表現很「驚青」?

小朋友是否特別怕醜?

是否很害怕與陌生人說話?

當他們感到害怕時,會否害怕得整天不發一言?

孩子是否在長久的熱身和相處之後,仍然未能適應陌生環境?

總括而言,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極度敏感,容易覺得尷尬,不喜歡與陌生人對話。若孩子日常生活中有上述反應,他們可能是高敏孩子,家長應考慮為他們尋找專業診斷。

 

不愛說話的孩子:選緘症與自閉症大不同

香港童協兒童發展中心 註冊言語治療師 鄭穎賢
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對別人的反應極度敏感,家長需多加留意。

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對別人的反應極度敏感,他們很害怕面對陌生人對自己的反應,心靈也特別脆弱。自閉症的孩子普遍缺乏同理心,完全察覺不到別人的反應,難以理解其他人的想法。雖然兩者都是唔出聲,但是背後原因截然不同。

 

選緘症忽略治療 影響終生

鄭穎賢姑娘指出,小朋友患上選緘症,並不會隨着他們日漸成長,見識增長而忽然痊癒。患上選擇性緘默症的病人,許多時都有隱蔽傾向,不敢與人說話,令到日常生活諸多不便,她舉例有嚴重患者因為上車後不敢叫落車,經常無奈坐到總站。

她又引述早前有一單新聞報道,一名 DSE 考生患上此症,但是因為一直也缺乏治療,也沒有申請豁免考試的口試部份,引致考試當天他在陌生人面前啞口無言,最後在 DSE 口試部份不獲評級。可見此症若不正視處理,對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可能會有終生影響。

 

香港童協兒童發展中心 註冊言語治療師 鄭穎賢
香港童協兒童發展中心 註冊言語治療師 鄭穎賢

 

繼續了解>>焦慮到唔敢嗌落車?選擇性緘默症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