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200295708-001

大家可能有聽過,一般建議最佳生育的年齡是35 歲前,在35 歲或以後懷孕的婦女會被稱為「高齡產婦」。

「高齡產婦」因為較年長,生理上各方面都會出現一些轉變,而這些生理上的轉變會為她們及腹中的BB 帶來健康上的影響。但各準媽媽不用太擔心,就讓我們一起探討「高齡產婦」的警號,從而學習應付的方法。

遺傳基因變異

隨著婦女年紀漸長,體內的卵子亦會有一定程度的老化,使卵子中的遺傳基因發生變異的機會大增。

加上婦女在排卵期時只會排出一粒卵子,別無選擇下當有問題的卵子受孕後,發展成畸胎的機會便大大增加。其中一種較常見的遺傳基因變異疾病就是「唐氏綜合症」。

「唐氏綜合症」的患病率會隨著懷孕婦女的年齡而急速上升,例如現年48 歲的孕婦腹中胎兒患上「唐氏綜合症」的機會比32 歲的高達40 倍。

最常見的預防方法是醫生在孕婦懷孕14 週左右替她們進行羊膜刺穿術(俗稱抽羊水)檢查,若發現胎兒的遺傳基因發生變異,孕婦便可選擇繼續或終止懷孕。

妊娠糖尿病及妊娠高血壓

糖尿病及高血壓都是香港常見的都市病,隨著年齡增長患病的機會亦較大。「高齡產婦」本身的血壓都有可能偏高,而懷孕期間血壓有機會進一步升高,造成妊娠高血壓。

而「高齡產婦」本身患有糖尿病或家族有糖尿病病史,再加上孕婦在懷孕期間身體出現賀爾蒙的轉變,令患上妊娠糖尿病的機會大大提高。 妊娠高血壓及妊娠糖尿病對胎兒有很大的影響,孕婦本身亦會出現水腫、噁心、嘔吐及頭痛,嚴重的更會造成流產或畸胎等問題。

做好準備樂觀迎接小生命

懷孕期間均衡的飲食習慣及適當的運動,有助預防或處理妊娠高血壓及妊娠糖尿病。定時作低強度的帶氧運動(如急步行),能幫助控制身體的血糖水平,亦有利控制血壓維持正常水平,確保媽味跟胎兒的健康。

「高齡產婦」需要面對不少問題,當中包括孕婦自身及胎兒的健康,但亦不需要過分擔憂。迎接小生命的來臨是需要夫婦間互相的扶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

定期的身體檢查、適當的運動及均衡的飲食,都有助預防及處理上述的「高齡產婦」的危機,就讓醫護人員、各丈夫及各準媽媽一同努力去迎接小生命的來臨吧。

資料來源︰FitHealth 醫學運動中心(查詢電話︰3904 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