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在學校開課後不足一個月期間,本港相繼有5名學生自殺,其中包括各年級學生,情況實在不容忽視。

 

學生自殺相繼發生

 

最近的一位11 歲小妹妹,在清晨時分,先服用安眠藥後跳樓自殺,警方發現她兩年前曾有自殘紀錄,可見死者生前承受的精神困擾,已經有一段頗長的時間。

 

是次行動顯示出她是有計劃和決心落實,究竟這些年紀輕輕的學生們,遇到什麼沒法解決的困難和挫折,而走上一條令身邊的人心碎的路呢?這相信是很多家長心中的疑問。

 

學生困擾

 

筆者從事十多年的預防自殺工作,根據初中及小學生的文字輔導經驗中,發現兒童和青少年的困擾大多數涉及個人、家庭、人際關係和學業方面。

 

個人方面

性格:內向,懦弱,固執,多愁善感和完美主義等

精神健康:受遺傳精神病影響、青春期的煩惱和生理障礙等

 

家庭

因承受父母不同程度的期望,面對服從權威,感受到過多或過少照顧關懷

 

獨生子/女:承受孤獨感,父母所有的焦點、期望和責任

有兄弟姊妹者:承受相互間的比較和競爭,產生「偏心和妒忌」等負面情緒

家庭環境:承受父母不和,甚至離異的痛苦和與家人關係疏離等

 

人際關係

老師:未能適應不同老師的寬鬆嚴謹的態度,未能感受到被老師的認同和接納

同學:不能結交到好朋友,感到孤立,不信任和被排斥,甚至經歷被欺凌

 

學業

較佳成績者:為保持成績,不容有失,期望成績更上一層樓,給予自己無限壓力

較差成績者:承受家長責備,自我形象低落,自尊心受損

自殺原因複雜

 

筆者認為構成學生自殺的原因非常複雜,學業壓力未必一定是主要因素,不要忽略學生的成長心理需要如:愛、關懷、認同、支持、尊重、平等、接納、鼓勵等。

 

曾經遇過一位初小女學生,因為愛情問題而產生自殺念頭;有一位中學生形容自己一位老師是 「女魔頭」,對她十分恐懼,引至失眠和發惡夢等表現,局外人可能會認為他們的行為是匪夷所思。

 

傾聽孩子心事

 

有時候孩子心事,我們成年人未必容易明白和理解。尤其是現在的新一代,他們不謹滿足於「有得玩有得食」,而且更想受人愛戴、重視和追求理想等期望。由於有些小朋友可能早熟的關係,他們的思想也顯得較為複雜,作為家長的你,不要忽略孩子告訴你的「芝麻綠豆小事」,因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請留意子女將自殺念頭沉澱的過程,及早察覺和處理。

 

例如:耐心聆聽他們的困難,一起積極尋找解決方法,有需要時,找其他人或專業人士幫助,不要掉以輕心,子女的生命比學業成績更為重要,平時多抽空與子女談話和注意他們的情緒變化,希望能有效地預防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