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媽媽護士長專欄|年年驗身,令你擔心

都市人生活忙碌,容易忽略身體健康,不少診所、私家醫院眼見如此市場,都紛紛推出各種各樣的身體檢查計劃。標榜都市人應該要定期去做身體檢查,及早知道疾病,就可以及時醫治。

 

這個概念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否代表我們真有需要年年驗身?而驗身又是否一定可以找到毛病?此外,驗身計劃可以分很多種,是否每一種都有其需要?

陳年廣告會說「年年驗身,令你放心」,事實或者正好相反,得到報告後可能會令你更加擔心。

 

舉我身邊朋友們的一些例子,平時食得瞓得走得玩得,認為自己理應無病無痛,卻在抽血驗腫瘤指標物時,驗出指數升高,即時嚇得六神無主,以為自己時辰就到。但要知道的是,這類檢驗指數除了代表你可能有癌症外,其實還受很多因素影響。

 

指數高=有癌症?

例如比較常見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mic Antigen(CEA),驗出指數偏高既代表可能有腸癌,但如果受檢者本身是吸煙人士、身體有炎症、肝硬化或其他腸病等, 都可以令到這個抗原指數飆升。

 

又例如甲種胚胎蛋白Alpha-Feto Protein (AFP),如果其指數高出正常大概五十倍或以上就有可能是患上肝癌。但如果只不過比正常高出些少,則可能只是肝炎或肝硬化等病。

 

以上的例子都是想說明,指數高,未必就代表你有癌症。除非有家族病史,或經醫生檢查後認為有需要,才去驗腫瘤指標物。免得自己嚇自己,明明冇病都擔心到變有病。

 

 

檢查的副作用

除了嚇親之外,有些檢查更可能會有副作用。例如X-光檢查及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都帶有幅射,世衛亦已經確認這些輻射為致癌物。雖然X光的輻射其實很微,但它又沒辦法找出細緻毛病,簡單講就是照都無謂,你又何苦搵來搞?

 

CT scan相對地可以比較深入和清楚找到問題,但效果高,反效果自然也高。其過程中會用到非常高劑量的輻射,所以定期照CT scan絕對不是我建議應該做的。

 

至於磁力共振造影(MRI)本身不含輻射,但需要事先往身體注射顯影劑,有機會出現過敏反應,如果本身腎功能不佳的人事就更不宜使用。

 

是否值得花幾千至萬幾蚊去做一些無必要的檢查,由每個人自己決定。我最想講的是,要預防疾病,靠做身體檢查是最被動也是最無效率的,因為到檢查出有問題已經遲了。要有健康身體,理應從平時生活、飲食、運動、心情及習慣著手。如果你真的這麼關心自己的健康,你知道應該點做啦?

 

本文作者:媽媽護士長

兩子之母,護理學碩士畢業,任職公立醫院護士超過十年,曾經於最前線對抗沙士疫症,及後晉升醫院護士長。因懷有提升香港護理行業者質素之理想而開展教育事業,於多間專上學府擔任護理系講師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