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任子恩姑娘

你有過於溺愛孩子嗎?試想一下:當你的小朋友玩耍過後,一地皆是玩具,你會立即幫他收拾嗎﹖當你的小朋友與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時,你有否立即帶走你的小朋友嗎﹖你有沒有因你的小朋友做事不夠快,而忍不住替他完成,例如﹕幫他換衣服、餵他吃飯﹖若以上行為,有1-2個出現在你身上,那可能代表你有意無意地過於照顧你的小朋友。

根據美國北卡羅來納格李斯伯勒分校的一份研究表示,父母過於嚴謹或溺愛的管教方式會直接影響小朋友的行為和情緒發展。相反,恰當的關顧有助於孩子的全面身心發展。同時亦提升孩子的解難能力、自理能力、社交技巧及學習適當表達情緒的方法。

 

溺愛的影響

任子恩姑娘

筆者於幼稚園駐校時,發現有不少「港孩」,其實「港孩」的出現,可能是家長過份溺愛孩子無意間引致的,例如:

1) 有些家長每天用嬰兒車或抱着K1的孩子上學/放學。這樣做有機會令到孩子的大小肌肉,相比同齡孩子的發展相差一段距離, 更甚者,有部分的孩子不懂得行樓梯。
2) 有位K2的小朋友說話含糊,在校內不吃茶點,了解後發現他從小只吃流質的食物。經評估發現,因他沒有咀嚼固體食物 例如﹕肉類、蔬果等經驗,以致患有口肌障礙,影響咀嚼和說話能力。
3) 某日,小朋友A與其他同伴在玩耍時,因不願意分享玩具發生衝突,而用力咬了一下對方的手,家長見狀,立即帶走小朋友A,沒有協助調解孩子之間的衝突。據社工觀察,小朋友A於校內的社交能力弱,時與同學發生口角,做錯事不懂歉意,常用大哭大叫的方法表達自己的需要。
4) 小朋友W的媽媽似乎怕於看到小朋友W鬧情緒,所以每當小朋友W有所要求,媽媽都會答允,故小朋友W於校內常因得不到關注或事情不按他的意願發展,而鬧情緒,出現瞓在地上扭計、踢打老師等表現。

 

學會放手

小朋友的社交能力、處理情緒技巧等不同方面的成長發展,都與家長的照顧和管教,息息相關。父母如不及早使用合適的管教方法,會對小朋友的成長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就如小朋友A一直未能學懂合宜的社交技巧及處理情緒的方法,升上小學後, 他可能因自我中心、缺乏同理心、未能適當表達情緒而難以交到朋友。長此下去,小朋友可能被同學排擠。
若不想你的可愛寶貝變成「港孩」,便要學懂放手。家長可根據孩子的發展(可參考頁底連結),多讓他們體驗生活大小事情,信任其能力、配合適當的鼓勵和讚賞,有需要時可介入並作出示範。

你的努力和耐性,相信撇掉「港孩」之名指日可待。

 

了解更多:兒童發展表  https://www.fhs.gov.hk/tc_chi/health_info/child/

任子恩姑娘

本文作者:任子恩姑娘–註冊社工、學士(心理學)學位、社會工作碩士學位

任姑娘現職仁濟醫院學前機構社會工作服務隊社工,十分喜歡幼兒工作,曾於小學舉辦不同類型的學生小組、家長工作坊、親子活動。此外,也曾於多間幼稚園提供駐校服務,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幼兒及其家庭舉辦多元化的活動,從中與幼兒和家長建立關係,成長他們人生路上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