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親子共讀怎樣做? - 言語治療師 劉詠恩姑娘

早前仁濟醫院專欄我們跟大家分享過親子共讀(Shared book reading)的好處,包括 :

1) 增進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
2) 提升幼兒的口語能力;
3) 促進幼兒的認知發展,及
4) 擴展幼兒的知識範圍。

正因親子共讀的種種好處,我們應該思考怎樣做才能有效地提升共讀技巧,從而幫助孩子從中得益更多。

從過往的學習與實踐當中,我們發現有些人會習慣性地讀出圖書或繪本中的文字當作「講故事」,但這樣最多只可以視為「閱讀」文字而非「共讀」。「親子共讀」指出了同時需要雙方參與共同閱讀,而非其中一方自話自說。

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與實踐共讀,在時間較為鬆動的日子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以下是六個小小心得分享:

 

親子共讀心得 1. 仔細觀察

親子共讀怎樣做? - 言語治療師 劉詠恩姑娘

用作幼兒親子共讀的繪本或圖書,大多數有豐富插圖,有助提升兒童理解故事內容的能力,同時亦會刺激他們的想像力。自小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有助他們發掘新事物。因此,我們非常鼓勵孩子先安靜觀察圖片,再思考圖片所表達的內容。那麼,孩子自己必需要經過思考並組織自己的想法,從而減少依賴成人對故事的詮釋。

 

親子共讀心得 2. 問答互動

親子共讀怎樣做? - 言語治療師 劉詠恩姑娘

在共讀的過程中,我們鼓勵父母與孩子一同參與。互相發問及交流時,有助提高雙方的參與度。這樣也為我們提供機會去了解各人的想法。在互相表達的過程中,我們除了可以跟隨書本中的插圖對表面的故事內容作出評論外,也可以一起探討故事中其他的隱含內容,例如不同的角色的行為動機及感受。互動討論時,父母亦可趁機「示範」如何運用口語對圖畫作出描述,提升孩子的組句能力。

 

親子共讀心得 3. 創意推想

親子共讀怎樣做? - 言語治療師 劉詠恩姑娘

伴隨故事的發展,我們可以運用創意去推測之後可能出現的「劇情」。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因為可以鼓勵孩子們整合現有的故事內容,並推想有可能發生的情節。這樣能建立孩子的批判能力,知道甚麼是相關或有更高可能性的,同時學習撇除不相關的可能性。當父母與孩子一起創作時,我們可以向孩子展示更為寬闊的視野。另一邊廂,我們亦可以欣賞孩子童心未泯的想法。在推想的過程中,只要合乎邏輯,我們也可以接受,毋須抹煞孩子的創意。緊記我們並非希望將孩子的想法變成我們期望中的想法,所以不必過分引導他們朝向成人的思維模式作出推想。

 

親子共讀心得 4. 詞彙多變

親子共讀怎樣做? - 言語治療師 劉詠恩姑娘

共讀的另一個好處,非學習詞彙莫屬。每一個故事都有不同主題,孩子可以透過共讀接觸不同的範疇,從而學習不同範疇有關的詞彙。另外,父母與孩子嘗試對插圖作出描述時,必定會使用不同或多元化的形容詞去表達。例如父母可以示範運用「五光十色」或「七彩繽紛」來形容顏色豐富的圖片,但孩子則可能只會列出見到的顏色。那麼孩子就有機會聽到成人如何運用一些「新」的或「難度高」的詞彙來形容相同的事物。孩子未必能立即琅琅上口地跟着說或靈活地運用新學的詞彙,但透過不同的情況下對詞彙的學習及認識,會提高孩子掌握運用詞彙的能力。

 

親子共讀心得 5. 好壞示範

親子共讀怎樣做? - 言語治療師 劉詠恩姑娘

共讀的過程情中,父母與孩子都有機會分享。父母可以透過正確或錯誤的敘述或示範,提高孩子聆聽的警覺性。從中孩子要學習判斷聽到與看到的資訊或內容是否一致,思考之後就要作出即時的反應。

 

親子共讀心得 6. 生活連繫

親子共讀怎樣做? - 言語治療師 劉詠恩姑娘

生活經驗對孩子的成長及學習均非常重要。孩子在生活經驗中能夠體驗及學習到的絕不比書本上的學習少。在現實生活中體驗過的事情,有助孩子理解書本上所表達的內容及情節。正因如此,我們會鼓勵父母盡量擴闊孩子的生活圈子,從而不局限他們對外界的認知。家長可能會認為需要很多資源才能讓孩子體驗不同的經歷,但其實平日讓孩子多幫忙家務,或外出參觀不同地方,甚或至在街上走動時的所見所聞,也能擴闊孩子的認知層面。

 

希望以上小小分享能幫助大家更加享受你們的親子共讀時間。

本文作者:
仁濟醫院學前支援服務隊 言語治療師 劉詠恩姑娘

言語治療師 劉詠恩姑娘

劉詠恩姑娘畢業於澳洲悉尼大學言語病理學學士及香港中文大學中風及臨床神經科學理學碩士。劉姑娘為澳洲言語治療師協會(Speech Pathology Australia)及香港言語治療師之合資格成員持有美國OPT口部肌肉定位治療一、二級課程證書及PECS ® Level 1培訓證書等資歷,並為香港兒童口語(粵語)能力量表(HKCOLAS)、中文讀字測試 (HKGCNT)、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香港版 (HK-MoCA) 認可測試員,曾為多間幼兒園、主流小學及中學提供言語治療服務及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