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有過不快經歷後,應該逃避還是面對?現年 41 歲的荷里活一線女星 Anne Hathaway 育有 2 名兒子,生活表面幸福美滿,原來背負了畢生難忘的傷痛。在 9 年前,她曾經歷過流產,當時剛好要演出懷孕女性角色,敬業的她「每晚都要在台上分娩」卻未敢向身邊人傾吐流產經歷,令她內心十分煎熬。後來她如何走出心理陰影?其實流產非罕有單一事件,統計顯示女性知悉懷孕後,流產機率達 10% 至 20%,假若身邊人遇上,可以如何安慰?

人前開朗面帶笑容的Anne Hathaway背負著傷痛的小產經歷。(IG@annehathaway)
人前開朗面帶笑容的Anne Hathaway背負著傷痛的小產經歷。(IG@annehathaway)

Anne Hathaway 與老公 Adam Shulman 育有 2 名兒子。(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Anne Hathaway 與老公 Adam Shulman 育有 2 名兒子。(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Anne Hathaway 自揭「兩次懷孕都不是一帆風順」

Anne Hathaway 分別育有 8 歲、4歲兒子,2019 年正在懷上第二胎時,便曾在 IG 發文寫道:「開玩笑歸開玩笑,對於那些正在經歷不孕和懷孕困境的人,請知道,我的兩次懷孕之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為你們送上一份愛與祝福。」

A post shared by (@) on

Anne Hathaway 上面這篇發文,背後其實有著心酸故事,據《Vanity Fair》報導,此則帖文的出現,是源於她曾經歷求子的痛苦,原來 Anne Hathaway 在2015 年演出百老匯戲《Grounded》期間曾經流產,「第一胎沒能成功留住孩子,當時我在演一部戲,每晚都要在舞台上表演分娩。」

 

Anne Hathaway 小產期間扮孕婦 是福是禍?

現實生活中的 Anne Hathaway ,一方面經歷著失去孩子的痛苦,另一方面卻嘗試在舞台上假裝一切安好。當時的她,看見其他準媽咪成功懷上BB,也大方得體地,用微笑為對方送上祝福,把自己曾經小產的經歷埋藏心底。

直至一天,她的情緒終於到達臨界點,才把心一橫,決定將自己小產的經歷告訴身邊人。此時的 Anne 才驚覺原來身邊許多人也有過類似經歷。

 

延伸閱讀 >> 小產更傷身?!流產後記得要坐月!

在已知自己懷孕的婦女中,流產率約為10-20%,情況不算罕見。(示意圖)
在已知自己懷孕的婦女中,流產率約為10-20%,情況不算罕見。(示意圖)

心理學家倡「哀悼四部曲」接受失去孩子事實

Anne Hathaway 經歷了小產之痛,也在舞台上重演了這份傷痛經歷,雖然過程並不好受,但某程度上也算是一個勇敢接受現實的過程,通過正視小產經歷,從而走出傷痛。著名的心理學家華爾頓 (Worden) 提出「哀悼四部曲」,認為唯有完成四個哀悼任務,悲傷才得以完成。

心理學家倡議用「哀悼四部曲」逐步接受及調適失去孩子的情緒。(示意圖)
心理學家倡議用「哀悼四部曲」逐步接受及調適失去孩子的情緒。(示意圖)

處理小產情緒第一步:接受事實

許多人經歷小產/流產後,都會選擇默默的承受。面對傷痛不敢碰觸或避而不談更是我們社會下的通病,然而當我們越不願意去接納真正的情感,那些被抑壓的感受,最終很可能會爆煲,一發不可收拾。因此心理學家建議與其逃避,不如積極地面對傷痛的事實。例如為失去的BB舉辦哀悼儀式,幫助自己與家人接受BB已離開的事實。

與其逃避,不如積極地面對傷痛的事實。(示意圖)
與其逃避,不如積極地面對傷痛的事實。(示意圖)

處理小產情緒第二步:發洩小產的悲傷情緒

心理學家建議可藉著書寫、錄影、找朋友傾訴等方式梳理及抒發感受。(示意圖)
心理學家建議可藉著書寫、錄影、找朋友傾訴等方式梳理及抒發感受。(示意圖)

經歷小產後,可能難以啟齒,加上並非每個人都有類似經歷,難免感到孤立無援。此時不妨上網閱讀一些同路人的故事分享,有助認知傷痛;另外亦可藉著書寫、錄影、找朋友傾訴等方式梳理及抒發感受,均有助處理情緒。

 

處理小產情緒第三步:重新適應小產後生活

在做好小產調理,經歷釋放悲傷的階段後,生活理應漸漸回到正軌,卻仍然可能在日常反覆感到憂鬱。此時可做一些讓心靈平靜的事情,如聽音樂、看書、寫作、冥想,或發展其他興趣,填補內心的失落的同時,並學習和情緒共處,慢慢沉澱心靈。

 

處理小產情緒第四步:重新投入未來的生活

有些人會藉著信仰來抒發情緒、尋找心靈寄託。若有餘力幫助別人,建議嘗試擔任義工,幫助同路人。在付出的過程中,可以避免陷在自己的情緒死胡同之中。而有過的悲傷經歷,化作一股無形的力量,足以為同路人給予恰當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