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 Now靚媽沈卓盈於2019年與內衣生意商人Calvin 結婚後誕下兒子Jayden,婚後淡出幕前,甚少出席公開活動。沈卓盈十分重視兒子的教育,近日帶兒子去賣旗,學習施比受更為有福。
沈卓盈表示「一年一度嘅保良局賣旗日又到啦,今次係第二次同 Jayden一齊參與呢個咁有意義嘅活動,希望他從小學會為慈善、為公益出一分力,學懂分享自己的愛,幫助社會上有需要嘅人,帶給他們愛和溫暖。」
沈卓盈如此重視培養兒子參與公益活動,實在相當有遠見。近年越來越多家長選擇讓孩子於中學階段報讀IB (國際文憑)課程,此課程對於學童的國際視野,社會連結,以致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都相當重視。
相比學業成績,學童的全人發展越來越受重視。近年IB(國際文憑)課程被受家長追捧,對於海外升學較為有利。IB 課程當中着重的「CAS項目」,便可以透過參加賣旗活動等社會服務當中實踐。
IB(國際文憑)課程強調全人發展,其中「服務學習」是核心元素,鼓勵學生透過參與社區服務來回饋社會,並在過程中學習和成長。「社區與服務」(CAS,Creativity、Activity、Service)是IB 課程的三個核心組成部分之一,要求學生參與各種有意義的服務項目,以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學生需要參與CAS項目,Creativity、Activity、以及Service),當中包括繪畫、音樂等創意活動;運動、舞蹈等體能活動;以及義工、社區服務等。
IB 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全球公民,透過服務學習,學生可以了解社會議題,培養同理心,並積極參與解決社會問題。
服務學習不僅僅是做善事,更是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學生可以透過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發展領導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IB 課程強調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學生可以將在學術科目中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服務項目中,例如在生物課上學習的知識可以應用於環保活動,在歷史課上學到的知識可以應用於社區歷史研究等。
總括而言,IB 課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將學術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全球公民。